儿童智能产品不能成为儿童教育的“新漏洞”。
撰稿/ 新京报评论员 刘昀昀 编辑 徐秋颖 校对 刘军
▲小天才儿童平板电脑宣传图。图/小天才官方旗舰店
据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报道,有消费者发现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,能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许多含有血腥、暴力、犯罪的游戏及广告。而这些游戏几乎全部使用外文,不限制游戏时长,无需注册就能玩,且多款游戏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游戏审批系统中查询不到。
此外,其应用商店的漫画App里,不同程度存在少儿不宜的画面、言语等内容,而小天才均将这些漫画App下载权限设置为12岁以上。
一款面向儿童的平板电脑产品,消费者对其最基本的诉求便是对内容的严格审核与把关。然而,这款小天才平板电脑却一方面宣称“严选商城”,内置“绿盾”防护系统,能够检测到网页、小程序以及本地文件中的不良信息;另一方面又堂而皇之地向儿童提供血腥、暴力游戏以及暧昧漫画。两相对比之下,难免让人震惊且后怕,这样的内容是怎么通过审核的?
此前,各款学习类弹窗App不断,有的甚至跳出色情广告,聊天室里更是乌烟瘴气。对此,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出台各类规定,明确教育类App的广告与功能规范。管住软件,也不能忽略智能教育硬件,任其成为儿童教育的“新漏洞”。
儿童智能产品乱象,不是第一次出现。今年央视315晚会,曝光了低配儿童智能手表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,有的甚至成了“行走的偷窥器”,恶意程序可以轻松进入到手表之中。
但这样的问题,不仅仅存在于低配手表。近日,也有家长反映称,给孩子买的小天才电话手表里,居然内置有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游戏。在投诉平台【进入黑猫投诉】检索,则会发现,近一年涉及小天才电话手表的投诉多达276条,投诉原因多为“无故扣费”“诱导孩子消费”等。
对于儿童智能产品的内容规范,并非没有相关规定。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明确规定,“禁止任何组织、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、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、暴力、凶杀、恐怖、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、报刊、音像制品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”。
无论从法理,还是从道德层面看,加强对儿童智能产品的内容审核与规范,都是应有之义,也是相关产品生产发展应该严格遵守的底线和最基本要求。
从问题频出的电话手表,到充斥暴力内容的儿童平板电脑,儿童智能产品乱象值得警惕。出现如此漏洞,对儿童的成长危害极大。
让儿童智能产品真正成为“孩子用着开心,家长看着放心”的产品,并不是一件难事,但要做到这一点,无疑需要行业与监管的共同发力。任何一款儿童智能硬件产品,都应该吸取教训,将内容把关前置,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开始反思。对于相关监管部门来说,涉及儿童教育的产品审核同样不容忽视,对智能教育产品的监管不妨更及时、更主动一些。
最新评论